|
|
航放航磁资料在二连盆地中西部铀矿远景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
张翔1,2,杨玉勤1,2,张俊伟1,2,石连成1,2,邓德伟1,2,孟祥宝1,2,程莎莎1,2,陈志鹏1,2 |
张翔1,2,杨玉勤1,2,张俊伟1,2,石连成1,2,邓德伟1,2,孟祥宝1,2,程莎莎1,2,陈志鹏1,2 |
|
Application of Airborne Radioactive and Magnetic Data in the Prognosis of Uranium Metallization in the Mid-west of Erlian Basin |
ZHANG Xiang1,2,YANG Yuqin1,2,ZHANG Junwei1,2,SHI Liancheng1,2,DENG Dewei1,2,MENG Xiangbao1,2,CHENG Shasha1,2,CHEN Zhipeng1,2 |
1. Airborne Survey and Remote Sensing Center of Nuclear Industry,Shijiazhuang Hebei 050002,China;2. CNNC Key Laboratory of Uranium Resources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Technology,Shijiazhuang Hebei 050002,China |
|
摘要 利用二连盆地中西部最新1∶5万高精度航放、航磁资料,通过分析区域航放、航磁特征,划分了区内断裂构造及岩性分布;初步建立了基于航磁信息的古河道推断方法并推断了4条古河道。在分别提取了8种古河道砂岩型及6种泥(砂)岩型铀矿找矿有利信息的基础上,采用基于GIS的多元信息成矿预测技术实现了各类预测信息融合,圈定了9片铀矿找矿远景区,提出了该区铀矿找矿方向的新认识。预测结果表明:江岸牧场-脑木根、布拉格东、本巴特西、木哈尔音乌苏-卫井4个区域应主攻古河道型铀矿,兼顾浅部泥(砂)型铀矿;伊和乌苏、脑木根南、苏尼特右旗西及额仁淖尔南4个区域应探索古河道砂岩型铀矿;查干淖尔西应主攻浅地表泥(砂)岩型铀矿,并在其西部探索深部古河道型铀矿。
|
|
关键词 :
航放航磁,
铀矿远景预测,
铀找矿有利信息,
古河道,
二连盆地中西部
|
Abstract:利用二连盆地中西部最新1∶5万高精度航放、航磁资料,通过分析区域航放、航磁特征,划分了区内断裂构造及岩性分布;初步建立了基于航磁信息的古河道推断方法并推断了4条古河道。在分别提取了8种古河道砂岩型及6种泥(砂)岩型铀矿找矿有利信息的基础上,采用基于GIS的多元信息成矿预测技术实现了各类预测信息融合,圈定了9片铀矿找矿远景区,提出了该区铀矿找矿方向的新认识。预测结果表明:江岸牧场-脑木根、布拉格东、本巴特西、木哈尔音乌苏-卫井4个区域应主攻古河道型铀矿,兼顾浅部泥(砂)型铀矿;伊和乌苏、脑木根南、苏尼特右旗西及额仁淖尔南4个区域应探索古河道砂岩型铀矿;查干淖尔西应主攻浅地表泥(砂)岩型铀矿,并在其西部探索深部古河道型铀矿。 |
Key words:
航放航磁
铀矿远景预测
铀找矿有利信息
古河道
二连盆地中西部
|
收稿日期: 2019-10-21
|
基金资助: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内蒙古二连浩特地区1:5万航空物探调查”项目(编号:201811-1)、中国地质调查局“内蒙古满都拉-苏尼特右旗地区1:5万航空物探(磁、放)调查”项目(编号:DD2016006659)联合资助。 |
作者简介: 张翔( 1986— ),男,高级工程师,2009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年获东华理工大学工程硕士学位,主要从事航空地球物理应用及研究工作。E-mail:zhangxiang19860626@163.com
|
引用本文: |
张翔1,2,杨玉勤1,2,张俊伟1,2,石连成1,2,邓德伟1,2,孟祥宝1,2,程莎莎1,2,陈志鹏1,2. 航放航磁资料在二连盆地中西部铀矿远景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 铀矿地质, 2020, 36(06): 541-553.
|
|
|
|
链接本文: |
http://ykdz.briug.cn/CN/ 或 http://ykdz.briug.cn/CN/Y2020/V36/I06/541 |
[1] |
刘持恒,刘武生,史清平,张文东,张梓楠. 二连盆地古地貌特征及其对砂岩型铀矿的制约[J]. 铀矿地质, 2020, 36(05): 346-. |
[2] |
刘武生1,李西得1,薛宗安2,吕永华3,刘持恒1. 内蒙古二连盆地哈达图铀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铀矿地质, 2020, 36(05): 325-. |
[3] |
张翔,张仁红,江民忠,李怀渊,宁媛丽,段晨宇,卢亚运,胡国民 . 松辽盆地航放航磁特征及砂岩型铀矿找矿潜力分析[J]. 铀矿地质, 2019, 35(04): 229-240. |
[4] |
刘武生;康世虎;贾立城;史清平;彭聪;. 二连盆地中部古河道砂岩型铀矿成矿特征[J]. 铀矿地质, 2013, 29(06): 3564-0. |
[5] |
姚振凯;陈为义;杨志;马亮;. 哈萨克斯坦古河道砂岩型S铀矿床成矿特征[J]. 铀矿地质, 2010, 26(02): 3333-0. |
[6] |
李茂;丘崇涛;管少斌;. CSAMT法在内蒙古某古河道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试验应用[J]. 铀矿地质, 2009, 25(03): 3280-0. |
[7] |
金明,王敢,滕润球. 内蒙古乌兰花盆地上新统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J]. 铀矿地质, 2003, 19(03): 2878-0. |
[8] |
李国新,孙泽轩,姚毅锋,黄大友. 巴音宝力格隆起带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及远景分析[J]. 铀矿地质, 2003, 19(03): 2879-0. |
[9] |
陈法正. 砂岩型铀矿的成矿地质条件与战略选区——以二连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为例[J]. 铀矿地质, 2002, 18(03): 2812-0. |
[10] |
绍尔Г.М.,马尔科夫С.Н.,鲁比诺夫И.М.,佩什科夫П.А.,赵凤民. 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和外贝加尔地区古河道型铀矿床[J]. 铀矿地质, 2002, 18(02): 2802-0. |
[11] |
李保侠,郑克文,魏观辉. 二连盆地川井坳陷铀成矿环境及成矿有利地段研究[J]. 铀矿地质, 2002, 18(02): 2803-0. |
[12] |
陈法正. 古河道砂岩型铀矿水文地质找矿研究[J]. 铀矿地质, 2001, 17(02): 2745-0. |
[13] |
董庭宽,康秀萍. 内蒙古二连盆地古河道分布与铀成矿远景[J]. 铀矿地质, 2001, 17(01): 2730-0. |
[14] |
谈成龙. 古河道砂岩型铀矿的几种勘查方法[J]. 铀矿地质, 2000, 16(03): 2692-0. |
[15] |
刘建军. 努和廷地区古河道砂岩型铀矿遥感信息提取[J]. 铀矿地质, 2000, 16(01): 2671-0. |
|
|
|
|